闪电有多快?人类为啥不能用闪电里的电?
自古以来,人们便对雷电充满敬畏。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,都存在执掌雷电的神明形象,例如中国古代神话里,雷公和电母掌管着天地间的雷电之力,以惩罚罪恶之人。
天上的闪电和家用的电一样吗?
1752 年,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风筝实验,破解了闪电的秘密。富兰克林制作了一只特殊的风筝,风筝上固定了一段金属丝,一条长长的绳子与金属丝相连,作为风筝线,绳子下端还挂了一把钥匙。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,富兰克林和他儿子将这只风筝放上了空中。
此时一道闪电划过,风筝线上的纤维丝一瞬间竖立起来,富兰克林高兴极了,他小心用手触碰了钥匙,噼里啪啦的电火花立刻在他的手指和钥匙之间跳动起来。
随后,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,赶忙回家进行了各种电学研究,最终揭示了天上的闪电和家用的电其实是一样的,雷电只不过是强度特别大的电火花放电而已。
随后,科学家们发现地球自身携带着大量的负电荷,而从地面到约 50km 高度的电离层中分布着等量的正电荷,从而形成了垂直向下的大气电场。
在晴朗开阔的旷野上,从地面垂直向上,每升高 1 米,电势将增加约 130 伏,也就是说大气电场的场强大小约为 130V/m。这样看来,一个站在室外的成年人,从头顶到脚底之间竟然有着接近 200 伏的电压!
为什么平时走在路上没有感到触电呢?
首先,人会触电的原因是有超过人体感知的电流经过人体,人体是一个导体,假如意外触碰到了 220 伏的家用电,就会被当作一个电路元件接入回路,造成触电事故。
在晴天的大气电场中,空气的导电性能很差,人体始终处于静电平衡状态,也就是从头顶到脚底的电压实际上接近于零,身体内几乎没有电流通过,因此就感觉不到触电了。
但是,如果不幸被雷电所击中,瞬间的大量电流通过人体,就会造成极大的伤害。
科学家们还发现,地面与电离层之间有约 1800A 的地空电流,源源不断地将正电荷输送到地球,理论上约 5 分钟后就会将电离层的电能消耗完毕,而大气电场也会消失。
但实际上,晴天大气电场的值是相当稳定的,这就意味着有特定的“电源”在给电离层充电。这个特定的“电源”到底是什么?
闪电其实就是给电离层充电的电源。全球平均每秒产生约 100 次闪电,雷电流把负电荷从上而下带给地球,从而达到了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充放电的动态平衡。
我们能利用闪电吗?
既然闪电和日常的电是一回事,每秒全球都有百余次闪电发生,如此多的闪电,如果能收集起来并将其转化为电力,为人所用,那该有多好!
1闪电的分类
以闪电发生的位置划分,通常分为云闪和地闪两类。击中地面的闪电称为地闪,约占全部闪电的 1/3,而发生在云中的闪电,也就是没有击中地面的闪电称为云闪,约占全部闪电的 2/3。
对于地闪,如果按照中和电荷的极性划分,将云中的负电荷转输送地面的闪电称为负地闪,其电流方向向上,约占全部地闪的 90%,而将云中的正电荷输送到地面的闪电称为正地闪,其电流方向向下,仅约占全部地闪的 10%。
按照闪电的始发位置的划分,从地面始发向上发展的称为上行闪电,上行地闪一般较少见,而从云中向下发展的称为下行闪电。因此,地闪总共可以分为下行负地闪、下行正地闪、上行正地闪、上行负地闪四种,而最常见的为下行负地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