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獼猴桃:形態特徵,分布範圍,主要價值,相關品種,
台灣獼猴桃為落葉灌木,小枝與枝幹髓部有膈,嫩枝有長皮孔。葉互生,先端銳尖,基部鈍圓形,具細鋸齒緣;雌雄異株。
分布於中國台灣。
基本介紹
別名:猿猴梨、台灣奇異果、狐狸核中文學名:台灣獼猴桃拉丁學名:Actinidia callosa Lindl. var. formosana Fin.& Gagn.界:植物界門:種子植物門亞門:被子植物亞門綱:雙子葉植物綱目:山茶目科:獼猴桃科屬:獼猴桃屬種:台灣獼猴桃
形態特徵,分布範圍,主要價值,相關品種,
形態特徵多年生攀緣性的落葉木質藤本灌木,莖長可達7米,小枝與枝幹髓部有膈,嫩枝被有絨毛和黃色而顯著的長皮孔。台灣獼猴桃線稿圖單葉互生,紙質,葉形卵狀長橢圓形,先端銳尖,基部鈍圓形,葉緣為細鋸齒緣,兩面無毛,葉面皺摺,羽狀側脈,長 6~14 厘米,寬 3~6 厘米。雌雄異株,花白色,單瓣腋生,聚繖花序,有 1~5 朵花。台灣獼猴桃漿果倒卵形至橢圓形,光滑,有斑點和擔刪棄,較普通獼猴桃小,長 3~4 厘米,直徑 2~2.5 厘米。經六至七個月的生長後,於10月下旬即可品嚐。分布範圍國內分布:特產台灣(模式標本產地)產地:我國台灣中北部山區主要價值觀賞,果實食用,翻希坑果、莖可入藥汗提求。相關品種硬齒獼猴桃大型落葉藤本;著花小枝長5-15厘米,一般8-12厘米,直徑2.5-3毫米,潔淨無毛,個別有極少量硬毛,皮孔相當顯著,髓淡褐色,片層狀或實心,芽體被銹色茸毛;隔年枝灰褐色,直徑3-5毫米,乾時有皺紋狀縱棱,皮孔開裂或不開裂,髓片層狀。葉卵形、闊卵形、倒卵形或橢圓形,長5-12厘米懂重符,寬3.5-8.5厘米,頂端急尖至長漸尖或鈍形至圓形,基部闊楔囑白形至圓形或截形至心形,邊緣有芒刺狀小齒或普通斜鋸齒乃至粗大的重鋸齒,齒尖通常硬化,腹,面洪奔設深綠色,完全無毛,僅個別變種有少量小糙伏毛,背面綠色,完全無毛或僅側脈腋上有髯毛,葉脈比較發達,在上面下陷,在背面隆起呈圓線形,側脈6-8對,橫脈不甚顯著,網狀小脈不易見;葉柄水紅色,長2-8厘米,潔淨無毛,僅個別變種有少數硬毛;花序有花1-3朵,通常1花單生;花序柄7-15毫米,花柄11-17毫米,均無毛或有毛。花白色,直徑約15毫米;萼片5片,卵形,長4-5毫米,無毛或被黃褐色短絨毛,或內面薄被短絨毛,外面潔淨無毛;花瓣5 片,倒卵形,長8-10毫米,花絲絲狀,長3-5毫米,花葯黃色,卵形箭頭狀,長1.5-2毫米;子房近球形,嫌鴉汽妹高約3毫米,被灰白色茸毛,花柱比子房稍長。果墨綠色,近球形至卵珠形或乳頭形,長1.5-4.5厘米,直徑1-1.7厘米,有顯著的淡褐色圓形斑點,具反折的宿存萼片。種子長2-2.5毫米。分6個變種。